绿色,是中国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颜色,而种植,从古至今都是属于陕西人的浪漫。从雍州路旁栽下的“第一棵树”,到三秦乡野间默默矗立千年的古树名木,再到绿进沙退、苍翠遍染的山梁沟峁,老陕用行动无声地践行着对绿色的执着。
春光正好,让我们跨越时光的长河,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播撒绿意,“浇”个朋友吧!
(视频由AI生成)
一、时光年轮 中华根脉
在我国的广袤大地上,有五位与中华文明同龄的“古树老人”,它们不仅是跨越时空的绿色传奇,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、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征。
二、长安道上的绿色密码
从土台到槐荫,最早公路绿化在陕西?
三、千年根系 生生不息
千年根系在黄土中绵延,一代代治沙人挺起精神的脊梁,他们植绿护绿,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,以汗水浇灌希望,让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漠变成了茫茫林海。
近十年来,陕西累计完成“三北”工程造林面积2617.17万亩,森林面积由4467.01万亩增长到5316.38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24.35%提高到28.98%,陕北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,全省绿色版图向北扩展400公里。
四 、传承千年的绿色基因
当无人机“叼”着一株株树苗,穿梭在群山中;当智能植树机器人也开始投入治沙……中国人正以科技续写绿色传奇。
如今,中国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,成为全球“增绿”的主力军。毛乌素沙漠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消失的沙漠,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.14亿亩,居世界第一,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,中国人用染绿荒漠的壮举证明生生不息的从来不是一棵棵树,而是把植树刻进DNA的中华文明,是一种信念、一种精神 ,这些深埋在地下的根系,也正以另一种形态向未来伸展生长出跨越时空的绿色故事。
编辑:闫如钰